摘要:達文西萬年歷計時腕表首度將計時時針與分針和月相盈虧顯示集成于小表盤中,為此IWC萬國表的制表大師重新打造了89630型自制機芯。
1月21日訊,達文西萬年歷計時腕表首度將計時時針與分針和月相盈虧顯示集成于小表盤中,為此IWC萬國表的制表大師重新打造了89630型自制機芯。鍍銀或鍍金小表盤演繹盈月生輝,與此同時,深藍色圓形顯示盤——即地球陰影——旋轉,逐漸呈現月相虧蝕。白金顆粒在深藍色背景映襯下熠熠生輝,令小表盤好似繁星密布的夜空。
達文西萬年歷計時腕表(型號:IW392101/IW392103)是沙夫豪森 IWC萬國表歷史上首枚將 89000型機芯系列的計時碼表與萬年歷功能的月相盈虧顯示融合于 “12點鐘”位置小表盤的腕表。這一復雜功能透過小表盤下方不斷變幻的月相盈虧顯示與地球陰影面積的轉換實現。連同其他三項顯示,這一全新功能在這款直徑 43毫米的大型時計的表盤上構成了和諧的整體。達文西萬年歷計時名表具有兩種型號可供選擇: 18K紅金及精鋼。
“不能超越師傅的徒弟是可憐的”——這是達文西曾對他師傅說過的一句話。當 IWC萬國表的工程師重新開發由 IWC萬國表制表大師與發明家葛珞斯 (Kurt Klaus)所打造的萬年歷時,他們正是以這句引言為指導。大師們反復查閱從前的設計圖紙,以為研發 89630型自制機芯獲得啟發。他們遇到了一項挑戰:通常應用于萬年歷的 52610型自制機芯于“12點鐘”位置驅動月相盈虧顯示。
如果計時碼表的計時時針與分針也設于此處,指針將從中間越過月相盈虧顯示盤。而 89360型計時機芯并沒有為月相盈虧顯示留有空間。因此,工程師們設計了一款全新機芯—— 89630型自制機芯。它將計時碼表的雙計時指針與月相盈虧顯示系統相互結合,并集成于小表盤中顯示。
具有平衡設計的現代感時計
達文西萬年歷計時腕表表殼直徑 43毫米,厚度 15.5毫米,醒目而又和諧。表冠和兩個按鈕采用圓柱形形狀,與 1985年的達文西萬年歷腕表所采用的圓形所有不同。大型表耳搭配可移動的功能,整體設計更加完美協調。盡管表盤包含眾多顯示,但依然清晰簡明。其中的一個原因在于,設計師為 “12點鐘”位置的計時碼表月相盈虧顯示累加器選擇了深藍色的配色。由此,這一部分與表盤和其他三個小表盤明顯區分。小表盤在紅金款式(型號:IW392101)和精鋼款式(型號:IW392103)中分別選用鍍銀和巖灰色配色。
紅金表款的表殼、表耳、表冠以及按鈕采用純 18K紅金材質。深棕色 Santoni鱷魚皮表帶同樣以金色表扣牢固固定在腕間。在搭載黑色鱷魚皮表帶的精鋼表款中,巖灰色計時器具有銠質邊緣,對作為重要設計元素的圓形造型再次予以突顯。透過透明藍寶石玻璃表底,佩戴者可欣賞嵌有藍鋼螺絲的復雜精妙的機芯設計、紅金擺陀以及橋板上的豐富飾紋。配備 68小時動力儲備的 89630型自制計時機芯清晰可見,并由 IWC萬國表雙棘爪自動上鏈系統為其提供能量。
計時顯示的優雅解決方案
在計時碼表的設計中,腕表設計師依然毫無妥協:計時時針與分針整合于 “12點鐘”位置的小表盤中,記錄的時間可如同第二個時間一樣輕松讀取。與在單獨累加器上顯示累計計時相比,這可謂是一個更為優雅的解決方案。借助藍色中央計時指針可讀取秒鐘,精準至八分之一秒。計時碼表有兩個按鈕,借此可啟動、停止并歸零,亦可直接將指針重置為零(飛返功能)。機芯設計使得計時功能可以持續運行,不會對腕表 68小時的動力儲備造成明顯的損害。